各学院和相关单位:
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“综合性、创新性、国际性、引领性”的办学目标,2018年暑期学校将重点资助开设国际化专业课程、跨校区文化体验与创新创业训练、语言应用能力强化课程、通识教育精品化课程等项目;双学位教育课程与专修课程则作为一般性项目进行资助。
一、项目申报范围
2018年暑期学校项目,将秉承开放式、国际化、社会化的办学理念,以项目化申报、审批的方式开展。学校各校区、各学院、各教学单位、各研究院均可设计申报学校暑期学校项目。
各单位教务干事在组织项目申报时,应指导教师完整填写课程信息(包括项目简介、教师简介、授课对象、学时安排、考核方式、教材及参考资料等;针对海外学生开设的课程应有英文课程描述)。各学院应严格审核申报信息,保证上课时间、地点准确,信息错误或者不完整的将不予审核。项目申报表见附件1,项目申报预算表见附件2。
(一)专业国际化课程项目
本项目以推动专业课程国际化为目标,各学院应根据自身国际化课程建设的需要,聘请海外知名大学、科研机构具有5年以上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或专家开设暑期国际化课程,每门课程一般16-48学时,1-3个学分,要求全英文授课并由学院专业教师担任助教,学生所修学分可替代专业选修课学分。学校对学院申请开设的该类课程予以重点资助,资助标准参照国际部资助外籍专家标准执行。同时,国际事务部也将重点对该类项目进行特别支持,如:国外招生推广、校内实施方面的协助,招收国外友好学校学生来校参加项目的,将给予单独资助(详情另行通知)。
(二)跨校区文化体验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
本项目以充分利用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一校三地及驻外研究院的综合优势,促进三校区之间的优势教学资源互补与共享。以各校区和驻外研究院为依托,设计暑期项目,聘请校内外名师并结合当地资源和特色负责策划实施。
(三)综合创新实践项目
本项目以兴趣为导向,以学校兴隆山校区“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工程训练中心”为依托,充分发挥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、创客空间的示范作用,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实践能力,项目简介可到工程训练中心网站查询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申报。
(四)语言应用能力强化项目
本项目以提高、强化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,由外籍教师授课,每门课32学时,计2学分,为人文类通识核心课程。主要包括《英语公众演讲》、《学术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》与《学术应用写作》等。
(五)通识教育精品化课程项目
对于春秋学期选课人数较多、讲课效果较好的通识类课程,暑期学校继续开设,以便有兴趣的学生修读。鼓励学院利用暑期引进通识教育课程。
(六)其他
1.双学位班与专修课程班项目
(1)双学位班主要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。学院应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做好双学位报名、组织和教学安排等工作,不受青岛校区搬迁工作的影响。
(2)专修课程班主要面向学习困难的学生,凡不及格人数超过15人的课程,均应利用暑期学校为学生开设专修课程班,讲课学时不低于原授课学时的1/3。
(3)利用暑期开设双学位班与专修课程班的课程,于新学期开学后,由学校统一组织考试。补修、重修的学生均可选择这些课程上课。
2.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类课程,专业学术讲座、大学生开放实验等由学院自行组织,不需申报。
二、项目支持和奖励
(一)重点资助项目
对于学校重点资助开设国际化专业课程、跨校区文化体验与创新创业训练、语言应用能力强化课程、通识教育精品化课程等项目,学校将根据项目实际开展情况进行评优,凡评为优秀暑期项目的,将对项目组织单位和任课教师进行双重奖励。翻倍后的教师工作量将平均分配给学院及任课教师。
(二)一般性资助项目
对于学校一般性资助的双学位教育课程及专修课课程,教师工作量为正常工作量的1.5倍,其中三分之二由学院获得,另外三分之一直接作为劳务酬金发给任课教师。
(三)学分认定
学校将对所有暑期学校项目进行学分评估认定,认定学分包括:专业选课学分、通识选修学分和创新荣誉学分三个部分。
三、时间及工作安排
各单位应于2017年12月20日前完成暑期学校项目申报,由本科生院统一审核后,于2018年5月下旬组织学生网上选课。根据学校校历安排,原则上2018年暑期学校为7月16日至8月11日。
2018年暑期学校项目申报、学生注册、选课、成绩管理等工作将全部依托“综合教务管理系统”进行,按正常教学进行组织,不在“综合教务管理系统”内的课程,不纳入工作量计算。
四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
盛琨:国际化专业课程、语言应用能力强化课程
联系电话:(0531)88366086,邮箱:kunsheng@sdu.edu.cn;
阎啸(国际事务部)(0531)88365795
马金平:跨校区文化交流与创新创业训练、实践实训项目
联系电话:(0531)88364706,邮箱:mjp@sdu.edu.cn;
王振华:其他项目
联系电话(0531)88364706,邮箱:wzh@sdu.edu.cn.
本科生院 国际事务部
2017年11月17日